和老师怎样沟通对孩子最有帮助——写给四年级父母朋友的第八封信
尊敬的父母朋友:
您好!
今天我们聊的是父母朋友和老师沟通的问题。
四年级是一个容易被忽略的年级。三年级家长朋友会比较关注。但四年级,家长朋友会无意识地忽略。
一方面是被“三年级是个坎”这个说法误导,大家只关注三年级,而觉得四年级不是坎。其实,那个年级您不关注,都可能成为孩子人品培育或学习发展的一个坎。另一方面,很多父母朋友,会有“老师不找,孩子应该没有问题或者问题不大”这种潜意识。于是,家长和老师们就有了很多“错过”。
这些都不是很大的问题,其实我们都忘记了“看行为”这个判断标准。
作为老师,我看到某学生行为有所“变化”,却没有及时和父母朋友沟通,在静静等待中加大了孩子的问题。
作为家长朋友,往往会问孩子的学习情况,大多数孩子“报喜不报忧”,有的孩子表现不佳时,还会隐瞒“真相”,而父母朋友信以为真,可能会让孩子养成“只说懒做”(选择性地说偷工减料地做)的“坏习惯”。
孩子这样,全是因为老师和家长忽视“行为变化”。
那么父母朋友要怎么做呢?
首先,经常关注孩子的家庭作业和课堂作业的态度。态度决定一切。
其次,经常看孩子的学习行为是否端正。例如,字写得是否端正,天天阅读是否认真,等等。
家庭教育的关键在于看孩子的“行”,而不是听孩子的“言”,尤其是不光听孩子的“言”。人品、学品“行”中显现呐。
父母朋友和老师沟通的时候,内容定位在孩子作业质量的提高、孩子勤奋精神的培育、孩子专注阅读的培养上。沟通前,对孩子的学习行为和学习态度进行评估。在此基础上,和老师进行沟通。
为了让孩子获得持续的良好发展,父母朋友和老师沟通最好每个月一次,至少在发现问题的时候要及时沟通。
综上所述,父母朋友和孩子沟通,一要注意沟通前充分调查,看其“行”,二是注意沟通的间隔时间不要太长,如果没有问题,一个学期不沟通都没问题。
今天,还要和家长朋友们聊一个特殊的情况,那就是孩子说的情况和老师说的不一致,这时候,该怎么做?我认为,父母朋友要进行调查。这样,孩子没有说谎成功的机会,会拥有获得进步的机会。
尊敬的父母朋友,以上思考,仅供参考。
当然,作为老师,更要通过“观察学生行为”,与父母朋友及时沟通,在沟通时提出问题,给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和具体建议。这样的沟通,才会是最有效的。
希望,我们一起努力,观察孩子的“行为”,帮助孩子的成长。
您的朋友 彭峰
2021年4月26日晚
一年级阅读推荐书目(附部分书的音频)——给一年级父母朋友的第三封信|彭峰写给一年级父母朋友的第四封信 ——如何让孩子书本、练习本很美|彭峰
阅读的力量——写给一年级父母朋友的第五封信|曾银华
孩子的握笔姿势不对怎么办——写给一年级父母朋友的第六封信|彭峰
怎样让孩子对识字感兴趣——写给一年级父母朋友的第七封信|彭峰给一年级父母朋友的第八封信——寒假作业设计给二年级父母朋友的信:给二年级父母朋友的第一封信——组合真奇妙|彭峰
二年级阅读推荐书目(附部分书的音频)——给二年级父母朋友的第二封信|彭峰统编版二上第一至四单元复习要点(文末有惊喜)|彭文峰会整理
统编二上第四单元自主复习(文末有前三单元复习链接)|邱红
态度改变,学习改变——给二年级父母朋友的第三封信|彭峰
如何指导孩子参与活动——给二年级父母朋友的第四封信给二年级父母朋友的第五封信——二年级寒假作业设计|彭峰童年的村庄是孩子的另一个“母亲”——写给二年级父母朋友的第六封信|彭峰给三年级父母朋友的信:孩子需要修炼哪些细节——给三年级父母朋友的第一封信|彭峰三年级语文学习的重点是什么——给三年级父母朋友的第二封信|彭峰三年级阅读推荐书目——给三年级父母朋友的第三封信|彭峰给三年级父母朋友的第四封信——指导孩子写《秋日校园》|彭峰
习作微课:点面结合写景色|虞文伟+三上《湖小的秋天》习作教育叙事|彭峰统编版三上第一至四单元复习要点(文末有惊喜)|彭文峰会整理
给三年级父母朋友的第五封信——教孩子写《爸爸的书房》|彭峰
批评的良方:抓三个有效点——给三年级父母朋友的第六封信|彭峰
彭峰|给三年级小朋友量身定制的“寒假作业设计”——给三年级家长的第七封信
周行动,一种陪伴孩子的仪式——写给三年级父母朋友的第八封信(附给一至四年级父母朋友的26封信)|彭峰给四年级父母朋友的信:四年级阅读推荐书目(2020版)——给四年级父母朋友的第一封信|彭峰三种有趣的读后感,让孩子在写读后感中获得精神养料——给四年级父母朋友的第二封信要培养孩子这三个语文习惯——给四年级父母的第三封信|彭峰学会不生气,科学饮食——在机场给儿子写的信写给儿子的六封信|彭峰给四年级父母朋友的第四封信——要孩子记住,更要立志和劳动给四年级父母朋友的第五封信——给四年级同学量身定制的寒假作业设计听故事,让孩子精神成长得更好——给四年级父母朋友的第六封信(附33本书的朗读录音)|彭峰写作第一——写给四年级父母朋友的第七封信
如果孩子总是在写话和习作中将“的、地、得”三个字搞混了,那就让孩子好好地看看这个——微视频:“的地得”的故事|青岛孙婷